成人无码在线视频区

 首頁 | 建設動態 | 通知公告 | 政策指導 | 理論探討 | 申報材料 | 建設專欄 | 監控專欄 | 工作簡報 | 資料下載 | 它山之石 
首頁 > 成人無碼在線視頻區:國家骨干高職院校建設專欄 > 理論探討 > 正文           ★★★
職校與企業“稱兄道弟”基礎何在
文章來源:<a href='/ShowCopyFrom.asp?Cha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3-03-23 15:26:02

   一位教育部官員近日指出,高職院校的學術地位不可能由乞討得來,而要依靠與行業企業之間的依存關系相互支撐,要能跟行業企業“稱兄道弟”。

  長期以來,職業院校的校企合作大都流于形式,難有實質性、持久性的進展。對此,很多學校歸因于企業積極性不高,自嘲職教是一廂情愿的“單相思”;一些專家學者也偏于指責企業缺乏社會責任,沒有戰略遠見,進而呼吁出臺相關條例進行強制規范。

  誠然,通過法律法規來明確行業企業支持職教辦學的職責,固然不失為一種能“立竿見影”的治標之舉,但從治本的角度看,卻不能真正解決企業合作積極性與主動性不足的問題。校企合作好比“拜把兄弟”,行業企業愿不愿意與你結拜,要看你是否具備一定的條件。

  “稱兄道弟”的雙方必須身份匹配、地位同等、資格相近,能夠“平起平坐”。如果彼此之間落差太大,雖然也能成為“忘年交”,但決不會成為實質意義上的“兄弟”。職業院校要想與行業、企業“稱兄道弟”,必須要有一定的“資本”和可信度,諸如過硬的師資隊伍、雄厚的研發力量、眾多的創新項目、優質的畢業生等等。有了這些資本,不僅自己在企業面前能夠底氣足,而且在行業里面才能有話語權。

  眾所周知,“稱兄道弟”必須有“共同發展、力求雙贏”之類的協約,而不僅僅是停留在口頭上。延展到校企合作,各自都應當有能力為對方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支持。如果一說到校企合作,就要企業到職業院校辦冠名班、設獎學金、建實訓室,而學校卻不能給企業帶來太多好處,這種單方獲利的“合作”,即使礙于情面、迫于壓力或出于一時應景之需牽上了手,也難以深入和長久。由于認識上的差異,學校往往過于強調企業應該履行社會責任,支持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而企業是最講效益的,即使是“親兄弟”,也要“明算賬”。所以,校企之間“稱兄道弟”必須基于共贏,而不能僅靠“義氣”來維系。職業學校要堅定“企業的需要,我們的目標”的辦學宗旨,做到“你發財,我發展”;而企業則要有積極參與職業院校育人全過程的戰略眼光,為企業發展積蓄力量。

  事實證明,底氣來自實力,身價來自內涵。居高臨下或仰視巴結,都談不上“稱兄道弟”,校企雙方只有堅持“平等、互信、互助、共贏”的合作理念,才能永葆“兄弟情誼”。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Copyright©2010-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登錄入口
    版權所有 山東職業學院.國家骨干高職院校建設專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