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為提升公共選修課水平,拓展學生的學習途徑,開通了網上爾雅通識課學生,這些通識課均為知名教授、學者開設的儒學與生活、國學智慧、中國文化概論、中華詩詞之美、中華民族精神、西方文明通論、科學技術簡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等通識課程,無論對哪個專業的學生都是必要的,它實際是讓學生學做人、學做事。
實施通識教育克服專業教育的狹隘性,造就具備遠大目光、融通見識、博雅精神的人才是通識教育追求的目標。努力保持非專業教育與專業教育之間的平衡。從用人企業調研、畢業生反饋等信息表明,相較于專業知識突出,企業更需要具有良好溝通協調、分工合作、具有責任心等核心職業能力的畢業生,而這些核心職業能力的獲得更多依賴于通識課程學習、專業實訓等。
實施通識教育是人的全面發展的需要,是社會發展的需求。現在為什么越來越強調通識教育,越來越強調基礎寬厚,越來越強調學科綜合與交叉,越來越強調弱化專業,越來越強調擴大專業口徑,越來越強調社會適應性,在很大意義上都是在適應社會對“人的全面發展”的要求。
鐵道工程技術項目組報名參加通識課網上學習的學生人數較多,特別是2013級新生報名人數較多,一是學生新入校學習熱情高,二是學生輔導員工作宣傳到位。但由于一年級學生自身學習硬件條件不足,新生中有電腦能學習的學生約占有10%,缺少網上學習條件,針對此項制訂系機房開放計劃,滿足學生網上學習需要。擬結合學生的學習需要開放3個機房,配備耳機,改善機房基礎條件。機房周一到周五開放7、8節課,以及周六、周日開放1-6節時間滿足學生上機學習。為控制學生上網的時間、上網學習效率,每個開放時間、機房相對固定上網班級,并由學工辦安排教師巡視指導、機房管理員管理。以2013級學生上網學習為主,2012級可穿插空機位上網學習。
通過爾雅通識課,拓展了通識課的學習方式,增加了學習機會,從個人心理、品格、言談舉止、知識面等方面不斷拓展,潛移默化,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核心職業能力,滿足學生全面發展需要,提高崗位適應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