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高學生現場實踐能力,融入工程施工工地的職業氛圍,感知施工企業文化,綜合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山東職業學院土木工程系在2011級土建施工專業群學生中,在第五學期開展工地課堂教學。工地課堂教學是在山東魯橋、中鐵十局四公司、中鐵十一局頂崗學習的學生重要的教學環節。
本次參加工地課堂教學的學生具有兩年的專業基礎,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綜合素質較高。工地課堂的合作企業規模大,均具良好的合作基礎和長期的合作關系,均能擇優錄用畢業生,簽訂正式就業協議,并能根據系部要求,為每位頂崗學習的學生配備現場技術人員擔任兼職教師、指導工程實踐、加強安全管理等。
學生在工地課堂學習與訓練了工程組織、工程造價、工程資料管理等方面工程管理能力,深入訓練了工程試驗與檢測、工程測量、施工技術指導等工程施工專項技能。為檢驗工地課堂的學習成績,針對學生在工地的學習特點,要求學生在企業兼職教師深入指導、校內專任教師的巡視指導下,結合第五學期開設的課程,完成在工地課堂完成工程施工組織、工程預算與造價控制、工程資料歸檔與管理、具體從事的崗位工作方面(如測量、試驗、物資管理、技術交底指導)等4篇技術論文寫作,完成工地課堂實習日志和報告,作為學生本學期學習成績。
工地課堂開展期間,從開班儀式、開班前期工作協調、開班初教學組織交底、中期教學巡視、結課過程指導等方面安排呂安嶺、鄭恒、柴振波、王亞飛、范玉、崔建偉等老師到青島工地、濰坊工地、四川工地、湖北襄陽工地等5次,指導學生本學期課程學習、協調學生組織與管理中的問題,開展學生結課考試等,并及時掌握企業需求和學生的學習狀況、思想動態,對教學、實習進行部署和安排。
工地課堂的開展深化了校企合作,實現了三方共贏。企業提前鍛煉和選拔合適人才,學生接觸到現場工作環境有利于實際工作能力提升,學校以此為橋梁深入開展合作,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組織,從整體上提升了教學效果,提高了人才培養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