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无码在线视频区

當前位置: 新聞中心 > 綜合新聞 > 正文

鐵道供電與電氣工程系訪老兵憶崢嶸歲月,知歷史感愛國情懷

作者:劉悅 劉嘉誠 來源:鐵道供電與電氣工程系 瀏覽: 時間:2018-10-09 字體:【

“艱苦卓絕的抗美援朝戰爭已經離我們漸行漸遠,苦難輝煌的歷史已被載入史冊,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感謝您為共和國的和平安全甘灑熱血、奉獻青春,向您致敬!”國慶、中秋雙節來臨之際,10月1日,鐵道供電與電氣工程系黨總支書記劉紅、團總支書記范媛媛帶領學生代表赴菏澤市鄄城縣董口鄉尹樓村探訪慰問了88歲抗美援朝老兵徐松明,為老兵送去了慰問品和節日的祝福。

又見老兵,樸實依舊

該系“知行共進”社會實踐服務隊師生在“三下鄉”活動期間曾探訪過徐松明老兵,老兵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和保家衛國的堅定信仰給實踐隊的師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再訪徐松明老兵,88歲的老兵依然樸實如鄰家翁,關心著柴米油鹽,關心著春種秋收。

“暑假的時候我們來拜訪過您,您還有印象嗎?”“年紀大了,記性不中了,不大有印象了。”嘮過一陣家常,思路模糊的老兵突然輕松地笑起來:“想起來啦,你來過俺家,就坐在我這邊。”說完,老兵還特意用左手比劃起來。老兵樸實的言語、和藹的笑容依舊讓人倍感親切。

抗戰歷史,深情講述

徐松明老兵在交談中,向師生講述自己最難以忘懷的戰爭歲月。在一次突擊戰的前一夜,戰友們懷揣著對遠方家人的思念,難以入睡。戰士們在胳膊上、大腿上,后背上都刻上自己的名字,擔心萬一哪天自己犧牲了,身份不能被人辨別出,遺體難以送回家鄉。戰士們還相互許下諾言,活下來的戰友要代替犧牲者去看望和照顧犧牲者的家人。

徐松明老兵在講述這段歷史的時候,頭總會深深下沉,臉上也總會多了幾分嚴肅。“打仗那時候,在戰場身邊的人說沒就沒了,子彈就像雨滴子,不長眼睛,說打身上就打身上了”“槍響就上,革命就要革到底”,老兵的話樸實、直接卻總能戳中人內心最柔軟的地方,也總會讓人鼻子發酸、心底發軟。“腦力不好使了,當時的一些事大多都記不起來了”,老兵記不起戰爭的時間與地點,記不起在戰場唱過的那些歌曲,記不起所有戰友的名字。但老兵卻始終沒有忘記68軍204師這個番號,沒有忘記戰火紛飛帶來的殘酷。現在重新回憶昔日的戰友,徐松明老兵說:“只有真正上戰場了,才知道戰爭的殘酷、戰友情的珍貴。”

再談心愿,初心不改

時隔幾月,問及心愿,徐松明老兵的回答依然是“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每當談到“黨”這個字眼時,說話愛低頭的老人,身子總會挺立起來,言語中也總流露出對中國共產黨的崇敬與向往。老人年輕時就渴望著加入中國共產黨,由于種種原因,老兵至今也沒有實現這一心愿。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徐松明老兵心中,是一種榮耀,一種使命,是堅定與信仰。在交談中得知,徐松明老兵一直為自己的“入黨夢”作出努力,今年還特意寫了入黨申請書。鐵道供電與電氣工程系領導老師第一時間與鄄城縣委、縣政府聯系反映情況,保持溝通交流,積極為老兵爭取機會,為老兵早日實現夢想加入中國共產黨而努力。

少時參軍,歷經戰斗,如今年近九旬,唯有初心不改。徐松明老兵對國家的熱愛、對黨的向往、對生活的滿足、對榮譽的淡然,那種責任感與使命感不由讓在座師生們肅然起敬。

今天的幸福,是革命先烈和退伍老兵們昨日的付出。感恩老兵,不僅是口號,更是點滴的實踐。劉紅表示,徐松明老兵已經走不出自己的住宅,但是我們可以走進去,可以告訴他外面的世界。老兵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源泉,永遠不會被遺忘。該系日后也將會組織更多師生來探望徐松明老兵,把這份溫情與關懷延續下去。